
- 當前微電網的發展:家庭式智能微網
- 點擊數:[1807次] 來源:[]
如前所述,正是由于太陽能光伏電源建設程序相當復雜,審批及過程驗收相當之多,遠不如太陽能熱水器建設便捷,相當長時間內阻礙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所以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發〔2015〕9號文《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
其中談到問題,電力行業發展面臨亟需通過改革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市場交易機制缺失,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售電側有效競爭機制尚未建立,發電企業和用戶之間市場交易有限。節能高效環保機組不能充分利用,棄水、棄風、棄光現象時有發生,個別地區窩電和缺電并存。價格關系沒有理順,市場化定價機制尚未完全形成?,F行電價管理仍以政府定價為主,電價調整往往滯后于成本變化,難以及時并合理反映用電成本、市場供求狀況、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保護支出。各類專項發展規劃之間、電力規劃與能源規劃之間、全國規劃和省級規劃之間難以有效協調,電力規劃的實際執行與規劃偏差過大??稍偕茉窗l電保障性收購制度沒有完全落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無歧視、無障礙上網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
〔2015〕9號文明確近期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第三條第(六)款“開放電網公平接入,建立分布式電源發展新機制”,要求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建設,支持企業、機構、社區和家庭根據各自條件,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以及燃氣“熱電冷”聯產等各類分布式電源、準許接入各電壓等級的配電網絡和終端用電系統。鼓勵專業化能源服務公司與用戶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設分布式電源。
發展改革委在召開的全國電力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要確保正確的改革方向,做到改革不走樣,有實效。要通過電網企業功能定位的調整,從內在機制上確保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公平開放,推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要通過改革加強輸配電網的規劃落實,及時協調輸變電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城鄉電網改造、優化配電網布局。
5. 新電改形勢下分布式光伏電源接入新方案
新電改方案支持企業、機構、社區甚至家庭建設分布式電源,也準許接入終端用電系統,特別是鼓勵專業化能源服務公司與用戶合作。一方面對投資壓小,另一方面對接入電網也提倡在380V用戶端。也就是說,大微網不好弄,可從小微網先搞起來。這與國外微網建設概念、智能電網概念相符。
新電改形勢下,分布式光伏電源接入新方案,降低準許接入電網的門檻。這里所說的降低門檻,并不是指降低接入電網的技術指標,而是指簡化接入電網的程序。一種方式是電網側、太陽能發電側通過技術手段監測,只要滿足GBT19964-2012《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太陽能光伏發電電源就可以直接接入電網,而不需要通過多項審批、驗收等監管手段;另一種方式通過智能化手段控制,太陽能光伏發電電源總是與電網脫網運行,其多余的電力通過其自身的儲能設備消化,實現最大效益,因為不接入主電網,且家庭太陽能也不占用公用土地,也就不需要多方政府部門的監管,程序極至簡化,這也是充分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新途徑,類似于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
前一種方案需要通過技術監測手段,達到接入電網準入條件,但由于光伏發電及家庭負荷的波動性,光有監測手段是遠遠達不到目的,還需要采用智能化調節控制手段,以使家庭微網在并網、離網運行時能夠達到配網用戶的用電質量。這兩種方案,都需要采用智能化控制手段,前一種方案是采用微網方案,后一種方案采用主動配電網方案。
基于目前的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相關標準、規范要求,為簡化接入,推動分布式電源的發展,近階段一定時間內,采用主動配電網的非網絡解決方案應該是比較好的選擇。主動配電網的非網絡解決方案是指不調整電網或增加電網設備的解決方案,主要通過發電調度、需求響應、無功功率管理的控制以及網絡重構等協調用戶配電與主電網的接入。本文推薦通過智能化調節控制手段來實現發電調度、需求響應、無功功率管理的控制以及網絡重構,協調發用電供需平衡,而又滿足主電網的接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