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陽能電池何時動力十足
- 點擊數:[1916次] 來源:[]
應用走向多元
要將多種社會資源整合進農光互補項目,進而打造出一個嶄新的生態產業集群,使農業設施和光伏電站共同盈利。
今年4月,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從重慶飛抵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開啟了環球之旅的“南京站”行程?!瓣柟鈩恿?號”機翼上有17248塊太陽能電池板,為了滿足晝夜飛行的需要,在發動機的吊艙中還安裝有633公斤重的鋰離子電池,以進行能量儲備。
“一輛新能源汽車表面貼有6平方米的漢能砷化鎵電池,曬4個小時可以跑100公里,這是全球最先進的技術?!睗h能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馮洪濱告訴記者,柔性砷化鎵技術是目前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太陽能電池技術,經過美國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驗證的雙結薄膜電池效率達30.8%。
從飛機到軍事設施,從汽車到農業,太陽能電池正在愈來愈緊密地與產業結合。
在許多小區,光伏發電組件整齊地排列在車棚上、屋頂上,晴天時將太陽能轉換成電,供給車棚或家庭使用,多余的電還可以賣給國家電網,增加收益。
在農村,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根據漢能與武漢市黃陂區政府簽訂的投資合作協議,協議生效后2年內,漢能將完成2萬畝光伏農業大棚建設的推廣應用。
光伏農業大棚發電組件利用的是農業大棚的棚頂,并不占用地面,也不會改變土地使用性質,因此能夠節約土地資源。通過在農業大棚上架設不同透光率的太陽能電池板,能滿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可以種植有機農產品[6.99% 資金 研報]、名貴苗木等各類高附加值作物,還能實現反季種植和精品種植。
“光伏與產業的結合要科學理性?!背=瘕堉赋?,比如光伏大棚與普通大棚相比,其鋼架結構要復雜,造價也相對更高。要做好農業生產設施的規劃和落實,將多種社會資源整合進農光互補項目,進而打造出一個嶄新的生態產業集群,使農業設施和光伏電站共同盈利,讓農民通過發展清潔能源實現增收和安置。